15544430585
当前位置:栗城零距离  -  本地文章  -  本地消息

夏邑县长寿食品联盟商会党员邵珠学:从红色传承到公益坚守 用初心点亮家乡振兴路

2025/11/10 12:58:57

评论:0

浏览量:2

党员邵珠学:

从红色传承到公益坚守 用初心点亮家乡振兴路

商丘日报融媒体记者 韩丰 通讯员 郭欢

在夏邑县长寿食品联盟商会,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,他热心公益,创办企业发展经济,助力家乡发展,以无私善举温暖无数需要帮助的人,以党员的赤诚初心在当地树起一面旗帜,他就是夏邑县长寿食品联盟商会副会长、河南广兴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邵珠学。

富不忘本,他是红色基因的“传承者”

“我的爷爷邵子良曾参加过游击战争,家庭也因此受到日伪的多次扫荡,但敌人从没从我家搜到或得到有价值的情报。”老家在火店镇田集村的邵珠学讲起爷爷革命的故事一脸自豪地说,革命年代,爷爷为革命而战斗;新时代,我要听党的话,为乡亲们过上好生活而奋斗。据了解,邵珠学是原县城某企业职工,他聪明机智,改革开放初期,积极响应县委政府号召,毅然辞职下海,创办实体,刻苦钻研,勤奋好学,先是自制黑白电视机天线,之后转做彩色电视机遥控天线,产品供不应求,挣得了人生第一桶金。“是党的好政策让我走上致富路。”他逢人就说,要富不忘本,要富而思源,为了带动家乡村民脱贫致富,他于2019年返乡租地100亩,发展养殖和种植,2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,一起奔向小康路。

今年已是58岁的他,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党员的责任和担当,更以良好的精神品格在夏邑土地上留下‘好人邵珠学’的口碑。

危急时刻,他是挺身而出的“救援者”

9月24日,邵珠学在慰问王集敬老院之后,途经该乡周庄村南地时,发现一名女士和一孩子遭遇车祸,面对紧急情况,他第一时间冲上前参与抢救,协助应急处理,直至救护车到达后才默默离开,最终孩子得救,女士却抢救无效而亡,他及时援手为生命争取宝贵时间,以善举传递人间温情,受到路人的点赞。

熟悉邵珠学的人都知道,他帮人推过车辆,搀过老人过马路,抢救过落水人员,为流浪者提供过饭菜和零钱……他帮过的、救过的人太多,连他本人都记不清。

公益路上,他是无私奉献的“暖心人”

加入夏邑县长寿食品联盟商会后,邵珠学更是将公益初心融入日常:短短半年时间内,他先后向王集敬老院、李集敬老院捐赠慰问物资,为马头镇4位百岁老人送去重阳节的礼物;在北京新发地租一商铺作为夏邑长寿食品销售联络站,助力粉条、糕点、麦胚、桶子鸡、小磨香油等10余种家乡特色产品走进首都;向会亭南圃农庄捐赠3吨有机肥料,为有机蔬菜基地建设、育才学校师生饮食安全保驾护航,从源头守护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
光荣榜上,他是理想信念的‘践行者’

捐资修路,金秋助学,扶弱济困,村民谁家有事,他都会第一个到场来帮忙,“乐于助人,热心公益”是村民们对他最大的褒奖。“我是党员,就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。”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

在火店镇田集村有一处纪念地,一方镌刻着“光荣榜”的功德碑,为邵珠学的精神品格写下生动注脚:“邵珠学,年轻有为。思想进步,热爱中国共产党,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,觉悟高,人品好……”字里行间,是他对理想的追求、对信仰的赤诚、对公益的坚守,更留下“万古千秋永远存在”的口碑赞誉。

从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,到实体经济的持续深耕,再到光荣榜上的口碑传承,邵珠学以党员的信仰、企业家的担当,在夏邑这片土地上书写着温暖与价值并存的人生答卷。

评论 
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!
发布评论:
评论内容:
验证码:
点击更换图片
看不清?换一张
15544430585
  • Q Q: 850115555
  • 微信: lcljl0370
  • 客服微信二维码
  • 公众号二维码
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
微信小程序
Copyright © 2025 “栗城零距离”版权所有  |  ICP证:豫ICP备2021026018号  |  技术支持:框分类信息系统(v2024.1)  |  
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,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,交易风险自负!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,举报信息、删除信息联系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