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544430585
当前位置:栗城零距离  -  本地文章  -  生活百科

小儿脾胃寒吐了怎么办(如何在家处理宝宝脾胃寒呕吐)

2025/6/21 8:12:18

评论:0

浏览量:13

 小儿脾胃寒吐了怎么办(如何在家处理宝宝脾胃寒呕吐)呕吐是临床中小儿常见的症状,可见于多种疾病中,它又是某些急性传染病或急腹症的先兆症状,应引起高度重视。

 另外,尚有小儿乳后有少量乳汁倒流口腔,从口角溢出者,此称为溢乳,是正常的生理反应,不属于病态。

 进食一段时间后才呕吐(朝食暮吐),呕吐物味不大,多为不消化物或清稀粘液,多伴四肢不温,面色苍白,畏寒喜暖,纳差,小便清长,大便稀,指纹色淡。

 小儿推拿穴位手法:

 1、补脾经

 位置:位于拇指桡侧指尖到指根从一直线;

 手法:用拇指指腹从孩子左手的大拇指指尖向指根直推。

 次数:100-500次

 2、补肾经

 位置:在小指掌面稍偏尺侧,自小指尖直至掌根(或在小指掌面末节)。

 操作:用推法,自掌根推至小指尖(或旋推罗纹面)为补,称补肾经。(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)

 次数:100~500次。

 作用:滋肾壮阳,强筋健骨,温养下元,清热利尿。

 3、逆运八卦

 位置:内八卦位于手掌面,以掌心为圆心,从圆心之中指横纹内2/3和外1/3交界点为半径,作画圈状。

 作用:宽胸利膈、理气化痰、行滞消食。

 次数:100—300次

 4、推三关

 位置:前臂桡侧,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。

 操作:推三关,食中二指并拢,自桡侧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处。

 作用:温阳散寒,益气活血。

 5、揉板门

 位置:在拇指下,手掌大鱼际平面。

 手法:以指端在大鱼际平面的中点做揉法,称揉板门。

 作用:清热凉血,止血除烦,消食化积,具有升降之功。

 6、清肝经

 位置:食指掌面末节

 操作:用推法自食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,为清肝经

 作用:平肝泻火、解郁除烦、养阴平肝、和气生血

 7、揉外劳宫

 位置:在手背、中指于无名指掌骨中间,与内劳宫相对,用食指或中指揉

 作用:温阳散寒、升阳举陷。

 次数:100-300次

 8、揉一窝风

 位置:在手背、腕横纹中央之陷凹中。

 操作:掐揉一窝风,以右手拇指或食指掐之。继以揉之。

 次数:掐3~5次,揉100~300次。

 作用:通经活络,宣通表里,温中行气,止痹痛,利关节。

 9、揉中脘

 位置:脐上4寸,胸骨下端剑突至脐连线的中点

 作用:健脾和胃、消食和中

 10、按揉足三里

 位置: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,外膝眼下3寸、胫骨外侧前缘一横指处。

 手法:用拇指指端顺时针着力按揉30-50次,两条腿都要按!

 作用:健脾和胃、补中益气、强壮身体的功效。

 次数:30-50次

 11、推天柱骨

 位置: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线。

 操作:医者用拇指或食中指指面自上向下直推,称推天柱骨,又称推天柱,亦可用酒盅或汤匙边蘸水自上向下刮,称刮天柱

 次数:推100~500次,刮至皮下轻度瘀血即可。

 作用:顺气降逆,清热祛痛。

 主治:后头痛,项强痛,呕吐,发热。

小儿脾胃寒吐了怎么办(如何在家处理宝宝脾胃寒呕吐)小儿脾胃寒呕吐的治疗原则是温中散寒,和胃降逆。家长在调理的时候照着这个规律来就不会做错啦

评论 
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!
发布评论:
评论内容:
验证码:
点击更换图片
看不清?换一张
15544430585
  • Q Q: 850115555
  • 微信: lcljl0370
  • 客服微信二维码
  • 公众号二维码
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
微信小程序
Copyright © 2025 “栗城零距离”版权所有  |  ICP证:豫ICP备2021026018号  |  技术支持:框分类信息系统(v2024.1)  |  
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,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,交易风险自负!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,举报信息、删除信息联系客服